霸气!4分钟浓缩中国高铁40年,交大力量助攻中国速度
350、486.1、420......
这里重现中国高铁的每个精彩瞬间
庐山号、和谐号、复兴号......
这里记录中国高铁发展的每个节点
蒸汽机车退出、大秦铁路开通、京津城际飞驰......
这里回响着中国高铁奋进的脚步
从追赶到领跑......
这里涌动着中国高铁创新的血液
从“国家名片”到走向全球
高铁承载着交通强国的梦想
交大人的高铁情怀交大人可能都有一种高铁情怀,无论是不是学习的相关专业,提到高铁都会感到亲切和自豪。
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数以千万计铁路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无论是高铁的技术标准还是高铁的营运里程,中国都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开始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已具备足够的能力和优势与日本、德国、法国等传统高铁强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决高下。中国高铁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西南交通大学功不可没、贡献卓著。
目前,学校已经初步成为引领世界轨道交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高地,拥有以沈志云、钱清泉、翟婉明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拥有以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交通通信与传感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具备了冲击“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的基本能力和现实可能。
一、强化能力建设 支撑高速铁路技术原始创新
2017年6月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陪同下,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在“智慧能源的一天”展区,习近平邀请纳扎尔巴耶夫一同登上由西南交大研制的高速列车模拟驾驶舱。西南交通大学杰出校友、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院士在现场为两国元首介绍了有关情况。在“智慧能源的一天”展区,高铁列车模拟驾驶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受到各国领导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进入列车号为G2017的高铁列车模拟驾驶舱,可以体验到从陕西西安出发途经甘肃、新疆,抵达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园区,在沿途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高铁列车驾驶感受,欣赏中哈两国的美丽风光和有关能源合作项目。
由西南交通大学提供技术支持的列车驾驶仿真培训系统是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制的列车模拟驾驶仿真培训系统,能够逼真地模拟轨道交通系列动车的操纵环境、各类运行环境、运行条件与运行性能,全面实现了列车驾驶实操模拟训练,还可以进行故障应急处理、非正常行车处理和突发事件处理训练。该装备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武广、沪宁等8条高速铁路以及大秦、朔黄等7条重载铁路,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该成果获得201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早在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就提出了以研究“高速铁路、重载运输、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建设申请,得到了原铁道部、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形成了涵盖轨道交通全领域、以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1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6支院士领衔,长江、千人、杰青为骨干的科研团队,形成了高速铁路技术科研平台与科研团队的优势集群。通过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两部联合行动计划等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和铁路总公司重大专项,提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风-车-线-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高速弓网系统动力学模拟方法”等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与原始创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拥有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实验平台、基础研究实验平台、数字仿真平台等三个研究平台,瞄准轨道交通领域先进水平,致力于高速铁路安全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基础实验平台和轨道交通数字化仿真平台,全面开展350km/h及以上轮轨高速、2万吨及以上重载列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高速磁浮交通、超高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高铁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自主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着力自主创新 支撑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
围绕高速铁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了高速列车-线路-桥梁耦合作用动力分析与安全评估、高速道岔动力响应与安全评估、高速铁路线路施工精密测量等系列重大技术,支撑了高速铁路特大型桥梁和线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及高速道岔的国产化。
围绕高速列车国产化,完成了所有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动力学参数的设计,以及整车动力学性能的验证与优化,建立了高速列车设计-制造-运营全寿命周期动力学性能研究试验体系,创造了600km/h整车滚动振动世界纪录。
2017年6月2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由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2012年底开始研发、2014年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下线、2017年正式亮相,“复兴号”的这一诞生历程充满艰辛,而西南交大的多个科研团队也深度参与其中。
围绕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建设,西南交大建立了满足“高速度、高密度、长编组”运营要求的全并联供电方式下我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综合监控技术体系,研制了高速铁路综合监控成套技术装备。
此外,为满足大量高铁司机培训需要,研制了高速列车运行模拟驾驶装置;为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与调度指挥能力,研制了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为保障全国客票售票系统安全,研制了客票安全系统;为实现超长距离无缝钢高效焊接,研制了世界首台“移动式数控气压焊轨车”。
三、发展安全保障技术 支撑高速铁路运营安全
大规模高铁成网的安全运营不仅事关国计民生,更对高铁“走出去”战略实施影响重大。为此,学校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首次组织开展了京津高速铁路系统性的科学试验,取得了我国首条350km/h高速铁路车辆与线路的试运营数据,并相继在武广、京沪、哈大、贵广、哈齐、兰新、郑西等主要高速铁路干线上,针对不同气候、不同线路条件下各系列高速列车的运行工况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与监测,掌握了近3000万公里的实车运行数据,为揭示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演变规律、优化动力学参数设计,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针对高速铁路弓网系统高速滑动、剧烈振动、强电弧以及不同气候等复杂环境下,弓网系统零部件长期服役引发松脱断裂,可能导致受电弓烧损和接触网坍塌等重大事故隐患,研制了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成套技术装备(6C系统),不仅降低了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率,也为牵引供电系统修制修程改革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大大减轻了维护工作量,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针对小概率、大影响的地震重大灾害,研制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已在福厦线、成灌线和大西线投入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是针对大规模高速铁路线路的安全服役,发明了“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为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特别是运营线路安全服役提供了安全技术装备保障。
着眼未来,西南交大将继续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支撑并引领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在安全保障与节能增效方面有所作为,为“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开展持续的创新研究工作,为我国轨道交通引领世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容来源:中国中车 交大新闻中心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刘中慧
往期聚“交”: